首页 首页 专题专栏 陕西省档案法治宣传教育优秀作品展播 正文

三秦大地的记忆回响与时代答卷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5-09-03 15:09 来源:法治陕西网 浏览数:

——2024 年陕西省国有档案资源普查背后的故事


伫立在三秦大地的每一卷档案如同历史的守望者,静静记录着岁月的变迁,承载着时代的记忆,展望着这片土地被建设成更美的家园。2024 年陕西省国有档案资源普查,为这些档案打开了新的“聊天框”,让它们在两个“五年规划”起承转合之年,讲述着独特而动人的故事。

档案里的红色基因:从历史印记到时代传承

密集架滑轮转动声划破库房寂静,库管员戴上白手套抽出六七盒档案,继续昨天的清点工作。打开厚实的牛皮纸盒,徐徐展开的是 1939 年陕甘宁边区颁布的《土地条例》,泛黄纸页上“土地改革以前之旧有土地关系,一律作废”的字迹依然清晰。这份盖着边区政府大印的档案,详细记载着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推行“耕者有其田”的实践细节,字里行间渗透着党的法治精神和责任担当。在 2024 年普查中,

全省摸排出的 33 万卷新中国成立前档案里,像这样的革命

历史档案占比达 14%,每一卷都是红色基因传承的“活化石”,这些泛黄的纸张上,记录着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的初心使命,留存着八路军战士在黄土高原上的战斗足迹,更镌刻着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永恒誓言。

站在收官之年,回顾五年光阴,陕西省将红色档案保护开发作为资源建设的重点,2021 年成立全省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收集保管、编研利用和综合协调三个专项组,为资源建设筑牢组织基础;2022 年开展红色档案资料目录专项检查,对全省馆藏进行“地毯式”梳理,为普查工作奠定了数据支撑;2023 年举办“追寻信仰力量 续写青春华章”红色档案进校园活动,让青年学生透过档案资料触摸历史温度;2024年联办“江河奔腾 红色浪潮”长江黄河流域档案宣传系统活动,2025 年主办“保护开发档案 弘扬黄河精神”黄河流域九省区档案交流活动,跨区域的红色珍档对话,让革命历史在时空交织中焕发新生。

陕西省档案馆以开发利用拓宽保护渠道,连续出版了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陕西各地基层党组织创建与发展》

《陕西档案故事:忆英烈 励今人》《红色珍档中的陕西革命印记》等编研成果,《黄河沿岸的丰碑》获陕西省 2024年科普文学作品成年组一等奖,《大河遗珍——陕西黄河档案汇编》获陕西省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秦兰台人俯首案牍,仔细辨别书写不一的字迹,搜寻它们与

当下的联系,积极构建一座桥梁,让我们透过笔墨纸香探寻革命先烈的足迹和智慧。

普查对新中国成立前纸质档案保存状况的精准摸排,为红色档案抢救工程提供了决策依据,最终完成革命历史档案从保管、保护到统计、利用的逻辑闭环。

普查中的治理密码:三级联动的兰台攻坚

为破解“基层档案散、行业档案杂”的难题,全省构建起“领导小组决策—工作小组执行—基层单位落实”的三级责任体系,23 项任务清单被拆解为可量化的“作战沙盘”,省委副秘书长挂帅全省普查工作小组定期调度,各市、县工作人员带着《操作手册》蹲点指导,乡镇档案员也都人手一份《问题答复》。

“6 月 11 日,省委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讨论《陕西省国有档案资源普查工作实施方案》”“6 月 12 日,全省国有档案资源普查工作小组召开第 1 次会议”“6 月 14 日上午, 全省国有档案资源普查动员部署暨工作培训会召开”……省档案局的一份份会议记录详细记载了从研究谋划、推动开展到督促做实、总结提升等环节的思考和举措,这些记录如同黑白棋子,汇聚成全省普查工作环环相扣的 “一盘棋”。

“要分片扎实推进,区分医院、企业、高校、地市、县区、乡镇、街道等类别,深入实地调研,与主管部门共同细致研究,发现和找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坚持分类

精准指导督促,通过深入调研形成精准培训方案和培训讲稿,组织精干力量分赴 10 个地市举办 15 场培训。”……“秦风档案”公众号上的一篇篇报道,以实效性为切口统筹了全省工作步频。市、县紧随步伐,以全省统一宣传模板为基础,通过政府门户网站、主流报刊、公益手机短信、出租车顶灯电子屏等途径发布普查信息,“数三秦瑰宝,点大国珍档;记繁荣历史,谱炫彩华章”“档案为凭解难题,保护档案是己任”“说不清、道不明,一查档案便知情”……朗朗上口的宣传标语,悄悄浸润人们的心田并扎根发芽,不仅宣传了普查工作,更让人们了解了档案的价值。

质量管控环节上演着“数字洁癖”式较真。全省推行“县级初核—市级复核—省级抽核”三层审核体系,7 期《工作提示》把 26 天填报周期细分为四个阶段,尤其在填报阶段

明确 4 类 12 项审核要点,通过系统审核和人工校验逐项自查,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确保填报与审核同步规范开展。《调查统计阶段任务清单》《分类培训方案》《填报审核进展统计表》等文件,细化每个阶段工作任务,使对照纠偏有迹可循,特别是在任务启动时和衔接中,争取工作主动,“对标要求明差距、问题导向求实效”是普查工作者的行动准则,“精准精细有效、分类督促指导”是具体的工作方法。

兰台人的时代答卷:平凡坚守中的不凡担当

“今年才成立的单位,还没有档案,要不要进行名录库

维护?”“2023 年的文件现在还没有归档,是否需要统计?”……群消息随着第一缕阳光撒向地平面开始频繁跳动,省普查工作小组办公室的 5 个临时工作群记录着累计超

5 万条消息的攻坚日常。消息的背后是扎根于每一个基层单位的普查队伍,从繁华都市的机关企业,到偏远地区的乡镇街道,都留下了他们忙碌的身影。企业库房一叠叠发黄的图纸,见证了我省制造业从起步到逐步发展壮大的艰辛历程;乡镇档案室一本本陈旧的账本,记录着改革开放初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信息,那密密麻麻的数字,是农民们探索致富道路的真实写照。在连续 8 个多月的“战役”中,全省上万名普查员用脚步丈量数据的宽度,用汗水书写兰台人的坚守,浸润了档案工作的厚土。

在普查这场“大考”中,陕西兰台人用行动诠释着“忠诚、干净、担当”的职业品格,最终完成了全省 148 家档案馆、10027 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及1323 个乡镇街道的档案普查,汇聚成巨幅“数字画卷”,首次实现全省 1.1 万余家单位档案资源全覆盖。6300 万卷、1700TB 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兰台人用心细致描摹,档案不再是沉睡的卷宗,而是会呼吸的历史见证。当陕甘宁边区的会议记录经过数字化走进干部学院课堂,当乡镇档案室的联产承包合同成为乡村振兴的 “历史参谋”,我们听懂了档案的诉说,那是 1937 年红军

医生在香烟盒上写就的救死扶伤,是 1978 年农民按下红手

印时的改革勇气,是 2024 年普查员在库房里记录的每一个

数据,这些印记汇聚成三秦大地的记忆洪流,正通过普查的后半篇文章,奏响属于档案人的时代强音。

陕西省摄制的全国首部普查宣传片《首“档”其冲》,有个镜头令人难忘:年轻的档案员轻转密集架扶手,泛黄的纸盒在光影中泛起涟漪,当年的钢笔字迹在数字光影中重新鲜活,这或许就是档案的魔力,它让过去开口说话,更让未来有迹可循。在“请听档案说”的呼唤里,三秦兰台人正以普查成果为支点,让每一卷档案都成为照亮未来的火种。
【打印】 【关闭】

陕西司法公众号

法治三秦新浪微博

版权所有:中共陕西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办公室

办公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建工路50号        邮       编:710043

电       话:029-87293279

备  案  号:陕ICP备070003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