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法治陕西 正文

让平安触手可及

——陕西省公安机关深入推进派出所主防职能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5-07-05 21:07 来源:西部法治报 记 者 / 张建锋 陈洪钧 张震 浏览数:


西部法治报2025年07月05日头版、05版

6月26日,夏日炎炎。

市民王晴走进安康市汉阴县公安局城南警务站,拿到了自己不慎丢失的手机;

渭南市公安局临渭分局环北路派出所民警走进社区,开展禁毒普法宣传;

榆林市公安局榆阳分局金鸡滩派出所组织巡防队,在“九小场所”开展排查;

……

打击犯罪、维护治安,排查走访、为民解忧……2024年以来,陕西省公安厅先后制定出台《主防责任清单》《办理刑事案件负面清单》《社区警务工作责任清单》等一系列文件,进一步明晰“主防”和“主战”责任边界。全省各级公安机关以“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改革为抓手,精准把握派出所主防职能定位,积极探索新型警务机制,不断提升公安基层基础工作质效。

“智慧警务”织密安全防线

在渭南市公安局临渭分局环北路派出所综合指挥室里,大屏幕上显示着辖区情况全景图和实时监控画面。这是环北路派出所的警务“大脑”,一项项工作指令从这里发出。

环北路派出所辖区新建小区多、人口密集,警情复杂。近日,市民王先生报警称,自己停在路边的车不见了。接到报警后,民警迅速开展调查和大数据同步分析研判,很快侦破了该起案件。

这是渭南市公安机关深化运用大数据的一个缩影。渭南市公安机关通过大数据赋能,不断提升着公安工作质效。

渭南市公安局华州分局华州派出所对群众提供的多起盗窃电动车电瓶违法犯罪线索进行分析比对后,经过深入调查、缜密侦查,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邓某。

韩城市公安局龙门派出所结合“智慧警务”,持续优化基层治理工作,以“智治”为风向标,以“同治”为连接点,创新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治安防控体系,组织社区民辅警深入村组街巷,逐户走访,摸排治安防控隐患,让“智慧警务”延伸到辖区的每个角落。

渭南市公安机关充分运用大数据,以“智慧警务”为牵引,以“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为抓手,各派出所依托“综合指挥室”建设,持续推进大数据综合应用,用“智慧大脑”守护辖区平安。

群防群治夯实治安基础

在汉阴县公安局城南警务站“暖心警务会客角”内有一个“平安积分爱心超市”,柜台上摆放着警察小熊、警车模型等各类警务文创物品。墙上张贴的“警民互动平安积分超市实施细则”,写明了群众协助破案、提供线索、见义勇为、拾金不昧、参与调解等赋分规则,以及兑换方法。“警务站既是联系群众的暖心服务点,又是我们的宣传阵地。在警务站,我们不仅通过LED屏播放安全防范知识视频,还利用‘平安积分’兑换的方式,动员广大群众参与平安建设。”6月23日,汉阴县公安局民警彭勃说。

2024年10月起,结合辖区治安状况,汉阴县公安局积极探索“六联”机制,即犯罪联打、治安联防、隐患联排、要素联管、交通联治、信息联通;整合警务站、警务室、“护学岗”、流动检查站等街面站点,打造紧密联动的街面警务快反集群,推行“打防管控服”综合勤务。同时,汉阴县公安局针对辖区地貌和人员分布特点,借助AI智能辅助技术,规划13条常态化警用无人机自动巡航航线,打破地理限制,构建起“步巡、车巡、骑巡、视巡、空巡”五巡联动的防控格局,实现各类警情同比下降12.8%,街面可防性案件同比下降23.24%。

从警民互动平安积分超市到五巡联动,汉阴县的实践探索为安康市社会治安防控工作提供了经验。去年以来,安康市公安机关坚持大抓基层、大抓基础,扎实推进派出所提档升级“百千工程”,增强了基层实力、激发了基层活力、提升了基层战斗力。2024年,全市平安建设满意度、社会治安满意率、公安系统满意率、交警系统满意率四项指数均位居全省第一。

同时,全市公安机关持续深化派出所主防工作,加快推广“挨户防”基层治理现代化工作模式,不断提升派出所“一管三防”新动能新质效,持续探索“挨户防”基层治理新格局新路径,强化专群结合、群防群治,积极构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共同体,着力打造具有安康公安特点的主防工作品牌。

立体防控消除安全隐患

近日,榆林市清涧县公安局接到一起入室盗窃案报警后,与市公安局“情指行”一体化运行中心协作,成功锁定了犯罪嫌疑人王某。经进一步核查,王某是网上在逃人员,很可能藏身于延安市。随后,榆林市公安局向延安市公安局发起协作请求,最终成功将嫌疑人抓获。

这起案件的成功侦破,是榆林市公安局积极探索适应公安工作新要求、在“1+5+N”现代警务机制体系下全力推进“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升级完善的新实践。今年以来,榆林市公安机关牢固树立派出所“主防”理念,做实主动警务、预防警务,持续深入开展“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行动,进一步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结合社会治安实际,榆林市公安机关依托综合指挥室精心构建“车巡+步巡+视频巡”的立体化巡逻防控模式,在社区、学校和企业等人员密集场所、乡村重点路段,加强巡逻防范,全方位织密社会面“安全网”。

此外,结合“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榆林市公安机关聚焦群众身边的矛盾纠纷,坚持多元化解、综合施策,组织社区民辅警深入村组、社区、学校和企业单位等,对发现的纠纷隐患,积极开展化解,避免矛盾升级。“我们建立了‘小事每天报、大事随时报、工作总结报’工作信息反馈机制,对摸排的各类矛盾纠纷,及时开展化解。”榆林市公安局榆阳分局金鸡滩派出所副所长曹鹏说。

“背包警务”“智慧警务”“预防警务”;警企民联动、车步巡结合、立体化防控……在深入推进派出所“主防”中,全省公安机关始终坚持“警灯常亮、警车常转、警察常见”,优化各项措施、提升服务质量,着力构建“法治宣传有深度、治安防控有力度、服务民生有温度”的新格局,让平安触手可及。

【打印】 【关闭】

陕西司法公众号

法治三秦新浪微博

版权所有:中共陕西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办公室

办公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建工路50号        邮       编:710043

电       话:029-87293279

备  案  号:陕ICP备070003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