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法治陕西 正文

擎旗奋进,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3-01-11 00:01 来源:厅宣传教育处 浏览数: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训词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设立中国人民警察节重大决策部署,学习英模、凝聚警心、激励队伍、展现形象,我们编发陕西监狱戒毒系统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引导广大监狱戒毒人民警察永葆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的政治本色,矢志不渝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再立新功。

逆行而上  跨越山海  共同守“沪”   

——陕西监狱人民警察援沪医疗队先进事迹

千里驰援,尽锐出战。2022年4月中旬根据司法部疫情防控要求,陕西省曲江监狱组建了一支由9名医护警察组成的援沪医疗队。医疗队成立后,队员们匆匆收拾行囊,告别家人,迅速奔赴上海监狱系统抗疫一线。结合新冠疫情防疫需要,援沪医疗队随行携带90余件捐赠的防疫物资,有效缓解了当时上海监狱系统抗疫物资紧缺的局面,受到部局驻上海抗疫工作组领导和上海监狱系统领导的高度称赞。2012年12月,被省司法厅记集体二等功一次。

克服困难,迎难而上。在抗疫的近50天里,援沪医疗队队员严格遵守援沪工作纪律,克服南方多变的“气候关”、饮食差异的“生活关”、从未进入方舱医院的“思想关”,克服穿着防护服连续工作,不吃不喝、不如厕的“工作关”,坚守岗位,奋勇抗疫。面对被病毒感染的风险和繁重的抗疫任务,援沪医疗队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抗疫一线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队员们不惧病毒、不惧风险,主动担当作为,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责任与担当。医疗队的3名年轻队员不负青春、冲在一线,积极靠拢党组织,在“火线”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援沪期期间,他们成功抢救、治愈五十多名危重患者,年龄最大者80多岁,并实现队员“零感染”、病员“零死亡”、工作“零差错”、监管“零事故”的“四零”最好成绩,圆满完成了各项援沪抗疫任务。根据工作需要,陕西监狱人民警察援沪医疗队作为最后一个撤离方舱的医疗队,他们兑现了“疫情不退,我们不走”的承诺,赢得了当地党委和兄弟省份的高度称赞。

忠诚履职,不辱使命。在上海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最吃劲的时刻,陕西监狱人民警察援沪医疗队的9名医务人员坚决响应组织号召,主动请缨,逆行出征,用忠诚和担当圆满完成了支援上海监狱的特殊勤务,为上海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展示了“三秦力量”,作出了“陕西贡献”,为陕西司法行政系统、陕西监狱争了光、添了彩,在陕西司法行政事业、陕西监狱发展史中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陕西崔家沟监狱邓涛先进事迹

邓涛,男,汉族,陕西铜川人,1976年12月出生,1998年8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现任陕西省崔家沟监狱政治处副主任兼任疫情防控工作专班办公室主任。先后于2010年、2018年、2020年荣获个人三等功一次,2019年被评为全省监狱、司法行政戒毒系统警务督察工作先进个人,2022年荣获个人三等功两次。在监狱疫情防控期间,他积极听从厅党组、局党委、监狱党委号召,主动请战,时刻坚守工作岗位,肩扛责任,时刻扎根在基层疫情防控第一线,带头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监狱长期以来的疫情防控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靠前指挥,积极构建疫情防控安全屏障。立足“省局领导、属地指导”的防控格局,坚持“高于其他监狱、严于其他单位”的防控思路,带领疫情防控工作专班坚持防线前移,将社区融入监狱疫情防控整体布局,迎难而上,连续战斗,坚决用“社区大安全”确保监狱绝对安全。

以身作则,确保疫情防控工作及时有效。以“三区一体化”防控网络为基础,以“监狱排查部门,部门排查个人,个人排查家人”三级管控责任制为依托,建立“日调度研判”机制,确保急难复杂问题和重大事项得到有效化解处置。创新性建立“备勤警力逐人研判”制度,针把风险人员阻挡在备勤队伍之外,在源头上确保了进监力量绝对“干净”。

攻坚破难,确保核酸检测完成安心放心。抽调具有专业知识技能的年轻警力,组建起了10人的核酸采样队伍,设立3个固定采样点位和1个流动采样点位,对全监警察职工、家属及社区群众进行“设点集中采+上门暖心采”,持续推进“全员普查+重点排查”(每周开展2次全员核酸检测;重点人员每2日开展1次核酸检测),每轮次采样2500余人,确保全覆盖、无遗漏,高质量完成上百次核酸检测工作。

强化落实,确保各项措施贯彻执行到位。坚持“六个严格、六个严禁”不放松,以严明的纪律推动防疫工作落到实处。积极与驻地防疫部门建立健全疫情信息通报、共享、反馈和应急处置机制。及时修订完善疫情防控应急预案、方案,使预案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更强,指挥协调关系更加顺畅、应急处置流程更加科学。

陕西省女子监狱第七监区李文静先进事迹

李文静,女,汉族,陕西富平人,1981年8月出生,2001年10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现任陕西省女子监狱第七监区监区长。2020年12月被省监狱管理局授予“监狱安全管理精细化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21年6月被省监狱管理局授予“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022年10月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李文静同志始终保持“战时状态”,以坚韧不拔的决心投身到抗击疫情中,出色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2020年大年初二,她收到监狱紧急动员令,即刻收拾行囊,匆匆安顿好年幼的孩子后便投入到封闭执勤工作中。面对家中老人去世、父亲住院等家庭大事,仍坚守岗位一线连续封闭执勤49天,创造女子监狱连续封闭执勤最高纪录。这一年,她坚毅“逆行”交上了首战新冠肺炎的高分答卷。

2021年“德尔塔”毒株在全国零星散发,疫情防控形式再次吃紧。因警力紧张她主动放弃休假,一年隔离备勤、封闭执勤达300余天,长期封闭执勤对本身就腰椎不好的她来说更是一种挑战,繁忙的工作经常使她直不起腰来。面对封闭管理期间女警思想压力大等情况,她积极开展思想工作,与干警谈心谈话30余次,惠警帮困6人次,家访8人次。这一年,七监区这支年轻的干警队伍在疫情防控战线上始终保持昂扬斗志,持续实现疫情零输入的目标。2022年奥密克戎病毒传播速度更快,优化政策刚刚公布,孩子便在第一波病毒的攻击下感染,一边是血浓于水的至亲,一边是亟需治疗的罪犯,她义无反顾选择坚守阵地。她克服自身发热、咳嗽、浑身疼痛等不适症状,在现场巡查、给罪犯进行体温监测、发药、环境消杀等各项工作上亲力亲为,确保监区疫情平稳过渡。

从警二十余年来,她规范执法、履职尽责,关爱同事、事必躬亲,一直战斗在教育转化罪犯的最前沿,用强烈的责任使命感,牢守监管安全防线,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陕西省西安监狱王晓轶先进事迹

王晓轶,男,汉族,新疆乌鲁木齐人,1973年10月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1990年12月参军入伍,2004年10月转业分配至陕西省西安监狱工作,现任陕西省西安监狱第三监区监区长,一级警督。2006年、2013年、2022年先后三次荣立个人三等功。

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王晓轶走上基层领导岗位以来,他一直用实际行动发挥表率作用,做事雷厉风行,以上率下,凡事亲力亲为带着监区干警一块干。王晓轶总是说:“基层领导的岗位就在一线。”他总是第一个到岗,消毒消杀、测量体温、接餐打饭、打扫卫生、视频会见、谈话教育……哪里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王晓轶说话自带“扩音”,眼里容不得“一粒细沙”,楼梯脏了、卫生间水管漏水了、消毒不能走过场不要放过任何死角……监区总是回荡着他的声音。

扑下身子,真抓实干。在监区警察眼里,王晓轶既是真抓实干的“老班长”,又是经验丰富的老警察,还是传道授业的好教官。凭借着多年积累的队伍管理、监管改造经验,王晓轶总是毫无保留地向大家传授经验:“用巧劲而不是蛮劲,用真情而不是假意。”这是他多年的教育转化经验。“法律文书一个标点符号也不能出错。”他对待工作细致谨慎,总是目不转睛逐字逐句检查文字材料。“设施排查不能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每一个部位、每一个环节他都要反复查看。“今天的事儿无论再晚都是早,如果放到明天无论再早都是晚。”这是他在监区各类会议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他更是言出必行。

默默坚守,铁汉柔情。军人作风已经融入了他的性格和血液。从警后,王晓轶一直在一线工作,春夏秋冬,寒来暑往,他兢兢业业坚守岗位。择一事而爱一生,王晓轶对工作无比热爱,所以对做好工作无比执着。因工作原因,王晓轶常年与妻子两地分居,已经三年没有与家人一起过年的他,总是在电话里承诺“今年过年一定回家。”铁汉也有柔情时,王晓轶经常感叹:“这些年妻子也有白头发了,回家看父母也少了,对家人真的亏欠得太多太多。”

陕西省杨凌监狱李会军先进事迹

李会军,男,汉族,中共党员,1970年2月出生,陕西洛川人,本科学历,1990年12月参加工作,现任陕西省杨凌监狱办公室主任兼疫情防控办公室主任、四级高级警长。2013年1月被省监狱局授予“个别教育能手”荣誉称号;2015年4月被陕西省总工会授予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章;2021年6月被授予“全省监狱系统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022年12月,被省司法厅记个人三等功一次。

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后,李会军同志冲锋在前,朔风逆行,自觉投入防疫前线,到行政区大门值班。监狱大门是最危险、最容易出错、也是最容易“得罪人”的第一道关口。但他毫无怨言,靠着两张方桌,几支测温枪,几台消杀设备,始终坚守在大门口。被他劝返的人员多达1300人次,拒绝物品传递2000余件,因此,被同事戏称为防疫“门神”,他所负责的行政区大门也因此被监狱确定为党员示范岗。

李会军同志根据监狱实际及时修订疫情防控方案,优化疫情防控专班人员结构,不断完善应急预案,每天在微信工作群里收集信息、发布通知、布置工作。疫情防控工作中的他,每天都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忙碌,不计得失、默默奉献、慎终如始。仅2022年,他组织疫情防控例会42次,紧急排查89次,人员信息摸排4万余人次,组织核酸检测11万余人次。

2021年年底,西安疫情爆发,监狱疫情防控工作面临着不小压力。面对杨凌示范区集中隔离酒店数量少、人满为患的现状,他多方联系、顶住压力、排除万难,在资源紧张的酒店中协调出一家酒店作为监狱警察集中封闭备勤隔离酒店。在疫情封控和各项物资采购困难的情况下,他积极协调沟通,想方设法储备防疫药品,为全体警察职工配发“防疫随身包”800多个,有效阻止疫情发展蔓延。

疫情的阴霾逐渐消散,但心系监狱安全、心怀工作大局的精神永不过时,李会军同志用平凡的肩膀担负起不平凡的艰难使命,用恪尽职守、奉献自我、兢兢业业搭起了一堵守护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防护墙”。

陕西省榆林监狱胡登永先进事迹

胡登永,男,汉族,陕西安康人,1976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现任陕西省榆林监狱第十监区副教导员、一级警长。近年来,多次被监狱评为优秀公务员,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2016、2017、2018年连续三年被监狱评为优秀党员,2021年被监狱评为疫情防控先进个人,2022年12月,被省司法厅记个人三等功一次。

旗帜鲜明讲政治。胡登永同志能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把讲政治贯彻到工作的各方面,事事用心,努力践行入党从警的初心使命,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各项决策部署。能始终坚持做对党忠诚、勤勉廉洁的表率;做爱岗敬业、勇于担当的表率。一直奋战在监区工作第一线,忠诚履职。

凝心聚力抓履职。在监狱疫情防控工作和急难险重任务面前,他能迎难而上,勇挑重担。到收押隔离监区主持工作期间,面对日趋复杂严峻疫情防控形势和收押隔离、禁闭严管、入监教育等繁重的工作,带领团队始终坚持奋战在疫情防控和监管改造的第一线。认真落实疫情防控制度和措施,废寝忘食多次连续奋战50天左右,谈心谈话456人次,解决问题和化解矛盾共213次,确保了封闭管理期间隔离区疫情防控的绝对安全。当社会面放开管控后,他再次受命又毅然带领几名警察赴入最前沿,发挥应有职责,完满完成任务。他舍小家为大家,与在外市的家人聚少离多,心存亏欠,但他无怨无悔,面对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从不推诿和懈怠,时刻以务实的态度、勤勉的作风、饱满的精神竭力把每一项工作干得更好、更圆满,彰显了作为一名党员和监狱人民警察的新时代担当。

胡登永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始终坚守初心、践行使命,把忠诚的政治品质挺在前面,遇到困难敢于提笔作答,把忠诚书写在果敢的行动中,遇到挑战敢于迎面而上,树立起了一个监狱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为监狱工作高质量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陕西省延安强制隔离戒毒所白新先进事迹

白新,男,汉族,1988年2月出生,2009年7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本科学历,现任陕西省延安强制隔离戒毒所三大队大队长、一级警长。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白新同志恪尽职守、勇于担当、以身作则、冲锋在前,全力以赴落实落细疫情防控工作举措,用义无反顾的实际行动书写着一幕幕默默无闻的抗疫故事,彰显了新时代戒毒人民警察的忠诚本色。2022年12月,被省司法厅记个人三等功一次。

舍小家顾大家,疫情防控先锋。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戒毒场所实行全封闭管理。2020年1月26日,义无反顾返回单位,积极参战到封闭备勤执勤工作,把照顾年迈父母和两个年幼孩子的重担交给妻子。妻子刘雅妮在与志愿服务队工作交谈中说:“作为一名戒毒人民警察的妻子我很自豪。我会始终支持他的工作,照顾好两个孩子,让他心无旁骛战‘疫’到底。”

坚守防疫一线,忠诚履职尽责。疫情最吃紧的时候,连续封闭备勤执勤57天。作为大队带班领导,严格落实各项防控举措,组织干警每天进行全面消毒,督促戒毒人员勤洗手、戴口罩、勤通风;开展康复训练,提升戒毒人员自身免疫力和抵抗力;严密监测戒毒人员体温,如有异常,做到及时报告、及时处置。戒毒人员都说“白队长对我们进行的康复训练,让我们身体素质不断增强,提高了自身免疫力,我们有信心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发挥头雁作用,彰显使命担当。被任命为三大队大队长以来,始终坚守防疫一线,把初心记于心中,把使命落于行动,每日做好戒毒人员思想情况摸排,重点了解掌握戒毒人员面对疫情的烦躁心态,及时心理疏导120人次,带头宣讲疫情防控知识40余次。在他的示范引领下,大队全体干警攻坚克难、勇毅前行,落实落细疫情防控举措,用一抹抹“警察蓝”筑起一道道疫情防控的安全防线,忠诚守护着戒毒场所的安全稳定。三大队工作的突出表现,被司法部授予“全国司法行政系统抗疫先进集体”。

陕西省长安强制隔离戒毒所尹大忠先进事迹

尹大忠,男,现任陕西省长安强制隔离戒毒所六大队大队长。今年以来,西安疫情多次卷土重来,随着调高执勤模式的命令传达到大队,尹大忠同志挺身而出,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关键时刻站得出、顶得住、打得赢,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忠于使命、勇于担当、不怕牺牲、无畏风险的精神。“疫情防控是大事,场所稳定是基础,必须确保戒毒场所的绝对安全稳定!”这是尹大忠对大队同志们说的最多的话,也是他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22年12月,被省司法厅记个人三等功一次。

谨小慎微抓防控。防疫消毒是否到位,防控措施是否落实,场所安全是否存在隐患等等,这些都是他工作必关注的重点。每次进入封闭区执勤他都会第一时间检查防疫措施落实情况,对戒毒人员宣讲当下疫情形势,普及科学防疫知识,消除防疫安全隐患。

教育矫治促转化。他通过组织戒毒人员学习抗疫先进典型姬源的事迹,唤醒戒毒人员社会责任;通过帮助三无戒毒人员张某解决日常生活用品,引导戒毒人员心怀感恩;通过走访慰问戒毒人员李某和党某无人照看的未成年子女,增强戒毒人员戒毒信心。

严格纪律保安全。他组织戒毒人员以案学法,以疫情防控中发生的具体案例为载体,强化法纪意识,有效提高了戒毒人员疫情防控期间的纪律规范。戒毒人员张某和李某不遵守防疫规定,多次教育无果,他果断将二人进行待岗处理,并制定了针对性的教育矫正措施,在他的耐心教导下,二人终于悔改,后续表现突出。

精细保障促健康。饮食结构、饮食卫生关系到戒毒人员的身心健康。大忠同志对每顿饭菜都要严格查验;对配送的蔬菜、蛋奶、肉类等严格溯源;对食品原材料严格执行药物残留检测;对每顿饭菜成品严格留样观察;对操作间、储藏间、生活区每天进行严格消杀,确保每个环节都没有疏漏。

作为儿子,他已经五年多未回湖南老家探望父母;作为丈夫,他没有为爱人多分担一点家庭责任;作为父亲,他无法更多的陪在孩子身边。疫情防控的三年时间里,他将对家人的爱和牵挂默默藏在心里,坚持奋战在隔离封闭执勤抗疫一线,把鲜花奉献给他人,把荆棘留给自己!


【打印】 【关闭】

陕西司法公众号

法治三秦新浪微博

版权所有:中共陕西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办公室

办公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建工路50号        邮       编:710043

电       话:029-87293279

备  案  号:陕ICP备070003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