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民守法 普法宣传 正文

【法治视野】厚植底蕴 打造特色法治品牌

——河南大力推进法治文化建设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3-11-28 15:11 来源:河南司法行政在线 浏览数:

走进河南省新乡大运河法治文化公园,“典”亮生活、法言润心等5个区域错落有致,法治长廊、法治思想溯源展板、法治石刻等法治元素随处可见,让居民在休闲娱乐中受到法治精神的感染。

大运河法治文化带,是继河南黄河法治文化带、南水北调法治文化带之后,河南省构筑河南法治文化新高地的又一力作,为“红黄青绿”精彩纷呈的河南法治文化画卷再绘上亮丽的一笔。

“八五”普法规划中,河南省明确提出要实施法治文化阵地提升工程,深入挖掘黄河文化时代价值和法治底蕴,依托黄河文化传承创新区建设,进一步完善“河南黄河法治文化带”空间布局,讲好黄河法治故事;要把法治元素融入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打造“南水北调法治文化带”等高品质区域性法治文化阵地集群。

挖掘提升    绘出“两纵两横”法治文化带

走进河南郑州黄河岸边的花园口事件记事广场,远远就能看到一尊高高的碑形建筑标识,上书“河南黄河法治文化带”几个大字,在其方形基座上,还刻有黄河走向图。

这是在河南黄河法治文化带设立的示范基地建筑标识。“八五”普法以来,河南省司法厅对“河南黄河法治文化带”提档升级,先后命名两批43个示范基地,征集、评选了“河南黄河法治文化带”专属Logo,河南黄河法治文化带的品牌越擦越亮。

在南水北调河南段,河南省司法厅打造了纵贯8个省辖市41个县(市、区)的普法精品工程“南水北调法治文化带”,规划建设法治文化阵地143个、精品示范阵地35个,被全国普法办命名为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其创新经验做法入围“全国普法依法治理创新案例”。

目前,“大运河法治文化带”“淮河红色法治文化带”也在建设推进中,全省“两纵两横”法治文化阵地初具规模。

深耕沃土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

“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两脚一踩就是秦砖汉瓦。”这是人们对河南厚重文化发出的感慨。

“八五”普法以来,河南省司法厅对河南传统法律文化资源系统盘点,组建法治人物、法治遗存、法治典籍、红色法治文化四个数据库,打造可视化普法图谱。充分挖掘南阳府衙、开封府衙、内乡县衙、叶县县衙等衙署文化蕴含的优秀传统治理智慧,挖掘以周公、子产、商鞅、李斯等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法治思想,制作系列节目《古今探法》。打造法治豫剧《大汉廷尉张释之》,掀起全省法治文艺创作热潮。

如今,开封“黄河民谣”,宝丰“马街书会”,濮阳“戏剧小品”,济源“方言剧”,巩义“河洛大鼓”,浚县、滑县、淮阳“古庙会”等“文艺+普法”,已成为全省闪亮的普法品牌。

赓续红色血脉  打造特色普法基地

大别山革命老区、焦裕禄纪念园、红旗渠……如今,河南这些闪耀着历史之光的地方,正被打造成一个个法治文化阵地。

依托河南丰富红色资源优势,河南省司法厅将红色资源与法治元素有机衔接,深挖革命时期鄂豫皖苏区的法治制度建设、组织机构、人物事件等资料,开设红色法治主题专区,集中宣传展示革命法治建设成就,“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被命名为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

“八五”普法以来,河南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省司法厅进一步挖掘地方红色资源,积极打造特色法治教育阵地集群,打造了以唐庄乡镇干部学院为代表的先进群体法治文化基地,宣传先进群体的法治故事,让红色法治精神更加深入人心。

【打印】 【关闭】

陕西司法公众号

法治三秦新浪微博

版权所有:中共陕西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办公室

办公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建工路50号        邮       编:710043

电       话:029-87293279

备  案  号:陕ICP备070003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