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点、重点和难点,农村法治建设至关重要。吉林省司法厅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努力实现普法与法治乡村建设有机结合,探索出了以“百姓说事点”为机制平台,传承发展枫桥经验、推进农村普法依法治理、促进乡村和谐稳定的新路子,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法治亮色。
2010年,舒兰市司法局工作人员发现村民们经常“扎堆”在小卖店、医疗站等场所闲聊说事,从中受到启发,在各村屯、社区依托群众经常聚集场所建立“百姓说事点”。信息员和调解员通过随时说事、及时办事、定期议事等环节,用“唠家常”的形式让社会问题、矛盾纠纷、诉求意愿等在“百姓说事点”得到真实反映。
吉林省司法厅高度重视这项创新工作,及时总结经验,指导舒兰市开展了“五个一”规范化建设标准和五个环节工作法试点。“五个一”规范化建设标准,即悬挂一块“百姓说事点”工作牌、聘请一位民情信息收集员、发放一本社情民意记录本、设立一块宣传法律常识的公示牌、建立一个法律图书角;五个环节即事前问事、随时说事、及时办事、定期议事、事后查事。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实践,“百姓说事点”如雨后春笋在吉林大地迅速生长,并不断创新发展、提档升级。吉林省司法厅以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为总抓手,推动“百姓说事点”实现三个方面创新:一是顶层设计创新,不断完善机制平台,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二是职能任务创新,推动“百姓说事点”实现由重点收集掌握矛盾纠纷线索到疏通化解矛盾、维护农村稳定的职能转变。三是资源整合创新,整合律师、公证、普法、司法鉴定、法律援助、基层法律服务等工作资源,积极参与到“百姓说事点”工作中。
如今,“百姓说事点”逐步成为矛盾纠纷化解点、社情民意收集点、法律常识宣传点、致富信息传播点、干群关系联系点,党员干部到“百姓说事点”听取社情民意已成为常态。舒兰市锦德村的土路距离市区新修公路只有1.5公里,但阴雨天泥泞难行,村民出行很不方便。相关部门从“百姓说事点”了解此事后,决定将此路段纳入道路维修改造计划,村民拍手称赞。
“百姓说事点”工作开展以来,吉林省收集各类民生信息50余万条,调处各类矛盾纠纷40余万件,特别在预防民转刑案件和群体性上访事件发生方面发挥了良好功效。吉林省司法厅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创新发展“百姓说事点”工作的部署安排,进一步完善机制平台,打造新时代“百姓说事点”升级版,用法治维护基层社会和谐稳定,为建设平安吉林、法治吉林和幸福美好吉林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陕西司法公众号
法治三秦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