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正司法 以案释法 正文

以案说法丨老年人盯上老年人,“馅饼”变“陷阱”被骗百余万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2-07-14 15:07 来源:汉中市汉台区人民检察院 浏览数:

本以为自己捡了大便宜,可以通过关系低价买到多处房源,孰料却是一个巨大的陷阱等着自己,不但把自己几十年的积蓄全部搭了进去,还欠下了大量外债。

2017年,60岁的史某住进被害人唐某夫妇开设的旅社,并与并与同样60多岁的唐某夫妇熟悉起来。从2018年开始,史某不断吹嘘自己儿子是某银行副行长,有银行抵押门面房和商品房可低价出售并能办理房产证,但这些房产需要全部卖完才能一起办理房产证等相关手续来骗取唐某夫妇购买房产。后唐某夫妇便自己购买了几处房产,在二人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又介绍自己的一些朋友购买。直到202010月,双方约定办理房产证的时间到了,而史某却不知所踪,被害人才发现被骗。经查,史某共诈骗唐某夫妇100余万元。

其实史某的骗术并不高明,史某带唐某夫妇看房时即没有房屋钥匙,更没有房屋产权证书,仅仅是带唐某夫妇到现场指一下房屋所在位置,甚至有的门面房还有人在营业,住宅房屋还有人在居住,唐某夫妇却在史某编造的谎言中深信不疑,没有进一步去核实。到了后期,史某连带唐某夫妇去现场看房都省了,仅仅是告诉对方哪里有房要卖,就轻松骗取了对方的钱财。

史某骗空被害人唐某的积蓄后仍不知足,继续编造多处门面房、安置房让唐某购买,并告诉唐某夫妇这些门面房是给贫困户的不能一次交清,要分两年把这些钱交清,如果不及时交钱前面交的就充公了。已经交了很多钱的被害人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也为了顺利拿到房产证,又向自己的亲戚借钱,还发动周围朋友一起购买。这些钱,全部进了史某的口袋,成了他大肆挥霍的本钱。

案发后,唐某夫妇不但搭上了自己的养老钱,还被很多经他介绍购买了房屋的人追索,心力交瘁下唐某也病倒了。最终,通过多方追查,为唐某夫妇挽回损失近70万元和汽车、电动车、黄金首饰等物品,剩余的钱款已被史某挥霍。史某也去告别了他的“高光”生活,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

检察官提醒:血汗钱来之不易,中老年人尤其要捂紧钱袋子,守好养老钱,购买大宗商品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查验相关的资质和证书;购买房屋多看多问,勤走访,了解房屋的真实情况,多与子女、家人、朋友商量;明显低于市场价的商品一定有猫腻,天上不会掉“馅饼”,更大可能是“陷阱”。

【打印】 【关闭】

陕西司法公众号

法治三秦新浪微博

版权所有:中共陕西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办公室

办公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建工路50号        邮       编:710043

电       话:029-87293279

备  案  号:陕ICP备070003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