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法制报 2023年12月16日第1、2版
良法善治,民之所向。
今年12月4日是第十个国家宪法日,12月1日至7日是全国第六个“宪法宣传周”,陕西省各地各部门扎实开展以“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为主题的宪法宣传活动,掀起宪法学习新高潮,真正让宪法精神和宪法观念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推动宪法精神植根三秦大地。
从机关单位到基层社区,从校园到企业,从大街小巷到田间地头,全省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活动主题,持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宪法学习宣传活动。
12月4日上午,由省委普法办、省委宣传部、省委政法委、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司法厅举办的陕西省2023年“宪法宣传周”启动仪式暨优秀法治文化作品展示活动如期举行。
活动现场,一幅幅具有法治元素的书法、绘画、摄影、剪纸等艺术作品,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欣赏。这些作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从不同视角、以不同形式展示了对宪法的解读和尊崇,既体现了参与的广泛性,还展示了全民参与法治建设的精神风貌和丰硕成果。
据了解,今年4月,陕西省委普法办在全省开展了法治文化作品征集评选活动,共收到各类作品3280件,集中展示了140件获奖的优秀法治文化作品。
12月5日,由省应急管理厅、西安市人民政府联合举行的2023年宪法、安全生产法、《陕西省安全生产条例》宣传咨询日活动在西安城市运动公园如火如荼地展开。活动现场,省、市、区30余家单位开展宣传咨询活动,通过播放宣传视频、设置宣传展板、设立法律咨询处、发放法治宣传资料等形式,增强社会公众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营造了浓厚的法治宣传氛围。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这是12月6日,在西安经开第一学校举行“红领巾”法学院青少年法治实践活动中的一幕。
铮铮誓言,字字千钧。
活动现场,“声入人心诵‘宪法’”环节,来自陕西警官职业学院国旗班的护旗手配合默契,他们坚定自信的眼神,整齐划一的步伐,让出旗仪式充满庄严感和神圣感。之后,全场人员齐诵宪法,洪亮有力的声音传递了大家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坚强决心。最后,来自全省的优秀少先队员代表致敬宪法,铿锵献词掷地有声,铮铮誓言传递情感,表达了少先队员对宪法的尊崇与热爱。
“宪法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是保障我们合法权益的‘法宝’,所以每个人都应该了解宪法、遵守宪法。”12月6日,西安市“安全生产法治宣传进工地”活动在莲湖区顺利举行。活动面向施工一线,工作人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点对点”开展普法宣传、“面对面”帮助解决问题,从源头上防范和化解建筑施工领域安全生产风险。
为让宪法家喻户晓,让法治意识深入人心,各地各部门积极探索普法工作新途径、新方法,在创新法治宣传教育理念、手段、载体上狠下功夫,采取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全方位、大声势开展宪法宣传。
雁塔区司法局以时下年轻人喜爱的剧本杀为载体,聚焦防范校园欺凌主题,创作了既有趣又能学法的剧本,准备将其嵌入辖区42所中学(含高职)的法治课程,让青少年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法治魅力、学习法律知识。
莲湖区司法局组织辖区142名社区法律顾问、各司法所、普法志愿者等,通过开展法治大讲堂、宪法“云课堂”、普法“板凳会”等,向广大群众详细讲解国家宪法日的由来以及宪法赋予公民的各项权利,引导群众了解宪法、学习宪法、运用宪法,自觉树立宪法意识。社区群众纷纷点赞并表示,他们不仅自己要学宪法、守宪法,还要带动家人和邻居共同参与到宪法的学习中来。
“法律宣传教育进社区,就是要把法律送到群众身边,让法律走进群众心里。”莲湖区司法局局长邸文彦告诉记者,通过法治教育宣讲,能增强群众的法律意识,提升群众的防风险能力,推动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在群众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宪法精神深入人心。
“这样的宣传形式既新颖又方便,足不出户就能学到关于宪法的相关知识。”市民单先生为省委宣传部、省委普法办和省司法厅组织开展的线上主题学习活动之“都来学宪法 提升公民法治素养”点赞。
据了解,紧扣时代主题、社会广泛参与和凸显实际成效是本届“宪法宣传周”活动所要呈现的三大特点,今年的“宪法宣传周”不仅形式多样、特色鲜明,而且从受众上真正让更多人参与进来,让群众感受到宪法精神和法治力量,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让宪法走进千家万户,让宪法精神厚植人心。
陕西司法公众号
法治三秦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