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综治中心,我们就再也不用一个个部门跑了,在这里就能把问题解决了。”近日,经过四轮协商座谈,在商洛市商南县综治中心“朋理全个人品牌调解室”里,拿到调解协议的金丝峡镇村民罗某感激地说。
罗某的话代表了商南县很多居民的心声。今年以来,商洛市积极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商南县率先运用“1+N+5”多元解纷工作法,积极探索“访调诉”融合机制,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
商南县积极协调办公用房,科学设置引导受理区、多元化解区、指挥调度区,实行“一楼访、二楼调、三楼诉”,实现群众办事“最多跑一地”。同时,商南县依托电信大数据平台和综治视联网可视系统,开发了县、镇、村、组、片“手机掌上通”APP,纵向实现综治中心与10个镇(街道)、128个村(社区)、3343名片长的工作联动,横向接入铁路护路联防数据、防返贫监测数据等系统,有效整合相关部门资源,做到信息共享、协调一致、一体化运转。
商南县还进一步明确了组织机构、工作职责、服务内容,建立健全每周例会、联席会议、请示报告、情况通报、督办落实、信息报送、台账档案、责任追究、考核考评、工作保密等10项制度,实行闭环管理,规范运行程序。
商南县积极推进法院多元解纷对接中心、12309检察服务中心、警调对接中心、148个法律服务所共同入驻综治中心,整合专业性行业性调委会、人民调解协会、个人调解品牌室等多方力量,通过集中办公、集约管理、集成服务,确保群众的每一项诉求都有人办、依法办。
商南县综治中心还统筹信访接待、诉前调解、法律服务等矛盾纠纷受理途径,按照“统一受理、集中梳理、归口管理、依法办理、限期处理”工作标准,建立矛盾纠纷双流向制度,实行“线下+线上”多路径高效联动;进一步做细“一揽子”调处,整合信访、行政、政法、人民调解、社会组织等调解力量,采取常驻、轮驻、随驻等形式,深度参与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增强调解的专业性和权威性,确保矛盾纠纷得到实质性解决。按照“窗口接访、调解优先、诉讼断后”的工作思路,商南县综治中心不断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调解、司法调解衔接联动,形成“社会调解优先、法院诉讼断后”的递进式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闭环,努力把小矛盾、小问题化解在基层,把大量纠纷解决在诉讼之前。
为促进矛盾纠纷防范化解,商南县综治中心建立了“访-调-援-诉”全链条解纷机制,采取访调、政调、警调、援调、诉调“五调联动”的方式,与信访部门通过排查信访事项,将因民间矛盾纠纷引发的信访案件进行分类移交,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将纠纷化解在早、处置在小。商南县综治中心还与政府部门建立了联动机制,在市县两级政法委统筹协调下,通过与劳动争议、环境保护、物业管理等责任单位联动,对政策法规性较强的矛盾纠纷进行调解;与公安机关联动,对受理的民间纠纷和部分治安案件、刑事案件的民事赔偿部分进行联动调处。
此外,商南县综治中心积极与法律援助中心协作,针对诉讼与调解双向需求情况,拓展法律服务领域,便捷化解矛盾纠纷,最大限度节约当事人维权成本,保障群众合法权益。对婚姻家庭、继承养老、侵权维权等适宜调解的纠纷,法院通过诉前分流、收案调解、司法确认等程序,移送综治中心,努力实现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
目前,商南县综治中心已受理复杂疑难矛盾纠纷88件,通过“五调联动”调处化解矛盾纠纷64件,转入诉讼程序20件,形成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优势互补、有机衔接、协调联动的工作格局,实现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陕西司法公众号
法治三秦新浪微博